/膝关节是人体最早出现老化的部位,在日常的生活中,机体进行的必要运动,无疑会使得其膝关节反复受到磨损,当这一磨损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,就会损伤软骨,最终导致了膝盖疼痛情况的发生。
引起膝关节病变的因素很多,因此要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,进行积极、正确的治疗。下面为大家总结了6种膝盖异常所对应的疾病。
细节一/膝盖经常疼
主要症状:膝盖前面和侧面疼痛、肿胀;清晨僵硬感可持续30分钟以上;经常使用膝盖后感到疼痛;膝盖不适感通常在夜间加强;极端情况下走路或者站立都感到疼痛;膝盖永久性地弯曲。
可能原因:骨关节炎。其原因是关节软骨不断磨损、撕裂,从而变硬、变薄,导致发炎。
细节二/膝盖内侧不舒服
主要症状:膝盖内侧不适;爬楼梯时疼痛加重;用手摸会痛,并有温热的感觉,可能有肿胀的表现。
可能原因:髌前滑囊炎。骨头和肌腱、韧带之间存在很多小的液囊。如果膝盖内部的液囊遭遇创伤或过度使用,该部位就会肿胀、发炎。
细节三/膝盖不能扭动
主要症状:膝盖中间刺痛、左右扭动时疼痛加剧;膝盖被“锁住”,不能弯曲或者伸直。
可能原因:半月板撕裂。半月板是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,位于胫骨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,起减震缓冲的作用。当半月板撕裂后,小碎片会挤进关节中诱发炎症。
细节四/膝盖像气球鼓起
主要症状:膝盖肿胀,像没充满气的气球;皮肤发红,但是疼痛感来源于膝盖和小腿内部;膝盖不能活动,被“卡”住。
可能原因:肿胀是关节液不断积累所致,如果有关节炎,症状会加重。
细节五/膝盖有发热感
主要症状:剧痛在数小时内来袭;皮肤发红,皮肤下出现带有光泽的白色肿块;关节非常烫,而且僵硬;症状持续3~10天,并在夜间发作;大脚趾可能也受影响。
可能原因:痛风。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炎,通常由尿酸积累在关节诱发炎症所致。该病有遗传倾向,但是超重、酗酒会增加风险。沙丁鱼、豆类含有大量嘌呤,可加重痛风症状。
细节六/膝盖不能跳动
主要症状:走路或跑步时膝盖骨后侧及下侧剧痛;有时疼痛经常发作,以致睡眠困难。
可能原因:肌腱炎,由髌韧带受伤所致。老年人肌腱脆弱,容易发病。运动员和舞蹈家经常用膝盖部位,患病风险也较高。超重、腿骨不对称也会加重病情。
对于存在有膝盖痛症状的老年人而言,其在日常生活中,应当要尽量避免一些能够增加机体髌骨和软骨磨损的动作,与此同时尽量减少使用膝关节的几率。
很多老人都认为揉膝盖能减少摩擦进而减轻机体的疼痛。但是实际上,这样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。轻度的揉膝盖,可能会使其膝盖感到温暖,消除其疲劳的状况,与此同时增加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,减少不适感的产生。但是如果此时用力过大的按揉,则很有可能会加重机体软骨的损伤,甚至影响到患者软骨下面的骨质,导致其疼痛情况更加严重。
如果有条件的话,老年人可以结合自身实际,通过游泳这一运动方式进行锻炼。由于游泳可以增加机体的心肺功能,与此同时减少其下肢关节的压力,最终减少关节磨损情况的发生,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膝盖痛的情况。
不难看出,一般情况下的膝盖疼痛多是由关节炎引起。那么,平常生活中,中老年朋友们该如何预防关节炎呢?
1、多晒太阳
多晒太阳,每天与紫外线接触20~30分钟。因为阳光可将维生素D活化为维生素D3,增加钙质吸收,有效防止骨质流失,延缓关节老化。
2、适量运动,减减肥
适量运动,增加关节活动度的锻炼,对预防骨关节炎也至关重要,可以使减轻僵硬,增加关节活动量。减肥是非常有效的骨关节炎预防方法,患者体重与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,呈正相关。减轻体重不但可以减轻膝关节胫骨关节的手里,而且还可以减少髌骨关节的受力,达到预防疾病的发生,减轻症状,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。
3、注意饮食合理
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春季要少吃「发」的食物,像韭菜等,可以多吃一些牛奶、豆制品、蛋类、蔬菜和水果等食品补充营养,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,多吃温热的食物。研究发现,高抗氧化剂的摄取特别是维生素C,可能保护关节,防止骨性关节炎进展,故口服维生素C有益。
4、避免风寒湿邪侵袭,注意劳逸结合
要防止受寒、淋雨和受潮,关节处要注意保暖,不穿湿衣、湿鞋、湿袜等。夏季暑热,不要贪凉受露,暴饮冷饮等。秋季气候干燥,但秋风送爽,天气转凉,要防止受风寒侵袭。临床上,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,处于疾病恢复期,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,所以要劳逸结合,活动与休息要适度。
5、积极治疗
治疗方面,膝关节一旦出现疼痛,要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,采取热敷、理疗等简易疗法。